



劉秀鳳
商務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消費市場呈現穩步恢復態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2.8萬億元,同比增長8.2%。其中,綠色消費的成績尤為值得關注,如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44.1%,主要電商平臺家電“以舊換新”和綠色智能家電下鄉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67%和12.7%。這說明,綠色消費理念在我國日漸深入人心,我國促進綠色消費相關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當前,我國城鄉居民消費不斷升級,順應這一趨勢把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促進消費綠色發展,對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比如,北京優化實施促進綠色消費政策,發放“京彩·綠色”消費券,鼓勵金融機構等疊加優惠讓利消費者;上海繼續實施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補貼,對消費者購買綠色智能家電最高給予1000元的一次性補貼,延續實施新能源車置換補貼等。在今年4月閉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從辦展方式到展出的全球消費精品,都展現了綠色消費的新趨勢。許多參展商還設計了沉浸式的場景互動,帶來低碳消費的新體驗。
市場經濟環境下,消費者的行為最終會影響整個供應鏈的發展。因此,促進綠色消費,不僅能推動生活方式的改變,還有利于推動相關產業向節能環保、環境友好的方向加快轉型。耐克將廢舊球鞋回收并制作成的環保橡膠顆粒,成為修建塑膠跑道、籃球場等設施的材料;可口可樂研發植物環保瓶,材質實現100%可回收、可降解。不僅生產企業如此,服務性行業的綠色發展同樣值得關注,越來越多的商場參與創建綠色商場,成為擁有綠色管理制度、節能設施設備、綠色供應鏈體系、綠色服務和宣傳、綠色消費理念和綠色回收的時尚商業載體;越來越多餐廳引入綠色經營理念,推出小份菜、半份菜,推行“光盤行動”,嚴格廚余垃圾分類處置等,把綠色發展的要求滲透到每個細節。
為加快恢復和擴大消費,相關部門近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綠色消費也是其中的“重頭戲”。比如,商務部等13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家居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擴大綠色家居產品銷售、促進二手家居產品流通、健全廢舊家電家具回收網絡等舉措,打通家居新品銷售、二手產品循環利用、廢舊產品回收的全鏈條。再比如,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于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明確要以更大力度促進新能源汽車持續健康發展,加強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建設,降低新能源汽車購置使用成本,推動公共領域增加新能源汽車采購數量,同時支持老舊汽車更新消費等。
《埃森哲2022中國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43%的受訪者愿意為環保產品支付溢價,且收入水平越高,為環保特質付費的意愿越強。促進綠色消費是消費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在消費各領域全周期全鏈條全體系深度融入綠色理念,全面促進消費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消費者理念的改變,更需要社會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及時補齊短板,健全綠色低碳產品生產、認證、推廣體系,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