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savqt"><pre id="savqt"></pre></tbody>
  • <th id="savqt"><pre id="savqt"><sup id="savqt"></sup></pre></th>

  • <progress id="savqt"></progress>
  • <progress id="savqt"><big id="savqt"></big></progress>
    <li id="savqt"><acronym id="savqt"><cite id="savqt"></cite></acronym></li>
    <tbody id="savqt"><track id="savqt"></track></tbody>
    國家全日制普通高校    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湖南省卓越院校    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職院校舉辦單位:湖南省人民政府    主管單位:湖南省教育廳
    當前位置:首頁生態信息
    節能降碳需要用理解促進行動
    時間:2023/07/12    來源:本站    瀏覽:2818


    程維嘉


    7月12日是全國低碳日,也是全國節能周的第三天。今年全國低碳日活動主題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主題是“節能降碳,你我同行”。


    為做好預熱和宣傳,生態環境、教育、科技、工業和信息化、農業農村等各部門各領域都開展了不少工作,健步走、模擬法庭、開放日等活動精彩紛呈。筆者與身邊親友也躍躍欲試,參與了多個節能降碳線上答題活動,然而竟沒有一次是首次答題就能拿到滿分的,不禁汗顏??磥砉澞芙堤歼@道題,要答對答好并不容易。這也引發了筆者的思考。


    當前,節能降碳的宣傳開展多年,宣傳效果如何?一般來說,綠色低碳生活小竅門等應用層面的常識易于理解和掌握,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比如節電、節氣、節水等,對公民個體而言也兼具經濟性和環保性,因而比較容易被接納和推廣,一些耳熟能詳的節能低碳生活方式已經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與此同時,由于節能降碳的內涵其實遠比個人生活領域豐富得多,不少公眾缺乏直接參與低碳經濟決策和綠色生產實踐的主觀經驗,對社會生產領域碳排放的相關政策和知識還存在盲區。相對生活常識而言,碳達峰碳中和、氣候變化等領域知識和政策法規也復雜得多,對相關信息的系統獲取與準確理解有一定的門檻。這就造成部分公眾對專業領域的政策和知識望而卻步,難以參與相關實踐。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節能降碳在理念和行動之間還存在一定的落差。盡管很多人在態度上支持綠色低碳理念,也掌握了一定日常行為層面的要求,但是如果無法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理解和認可更高層次的要求,對一些具體務實的政策缺乏了解,又不具備相應知識,就會陷入知易行難的困境。當個人的經濟利益與整體的環境收益產生偏離甚至沖突時,理念不牢就容易導致行為上的動搖。


    因此,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僅僅停留在了解寬泛概念、滿足于日常生活層面還遠遠不夠,對全民理解和踐行節能降碳的要求有待升級。


    筆者認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念和行動的斷層不是通過一再強調行動的重要性就能彌合的,需要用理解促進行動,而理解是建立在一定的政策信息和專業知識基礎之上的。節日年年有,活動常常辦,公眾要從相似的活動中看出區分度,在每一次參與中都有所收獲,就需要跳出個人行為習慣和感性認知經驗,在綠色低碳思想的層面看得更廣一些、了解更深一些、理解更多一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真正認可節能降碳行動背后的深意和邏輯,從而用理解促進行動,用行動踐行理解。


    我國實現“雙碳”目標任務時不我待,全球極端天氣頻發警告我們節能降碳刻不容緩。節能低碳不僅和每個人的生活直接相關,更已融入產業發展、城市建設、國家發展、全球穩定的方方面面。這就要求公民在節能降碳行動中進一步強化主體責任意識,不僅要關注自身的利益和權利,也要關注他人、社會、后代甚至整個自然界的利益和權利。不僅要從身邊小事開始養成常識性的行為習慣,還要具有一定的專業水平、家國情懷、國際視野。不僅是被動接受行為常識的宣貫,也要主動掌握更多的政策信息和知識技能,從本地區、本行業入手,積極應用在生活和工作當中,為實現美麗中國的愿景增添一分力量。